黄华华说,中海油珠海深水基地是广东发展现代装备制造和海洋经济的大事,更是珠海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
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底,全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5545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实现了十一五 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任务,每年可节约原煤640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8亿吨。从高碳过渡到低碳,不仅仅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而且需要各个行业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单位GDP能耗,同时更多地采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的结构。
一方面,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导致资源过快枯竭和温室效应加剧。另一方面,低碳经济的兴起又为新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对此,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认为,中国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加大此类能源的开发力度,一方面可以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另外,今年前11个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中水电、风电占29.35%,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新开工建设核电站8个,核准规模3140万千瓦,在建核电规模2067万千瓦,占世界在建核电机组的30%以上。
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国国务院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何世红提醒,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其技术与革新尤为重要,中国作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突破老路,研发和拥有核心技术,进而开拓低碳发展的新领域六是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选择5个村作为公司重点帮扶村,带动广大农户脱贫达小康。
七是开展党员帮扶结对扶贫工作。小花的愿望简单而纯朴在春林村,用电难的问题也困扰着村民杨志能,他说,以前村里线路老化,灯光昏暗,电视机看起恼火得很,电饭煲煮饭起码要1个小时才能煮好,还不如烧柴方便,我的儿子在外地打工,这几年来儿子给家里添置了一些家用电器,不过都成了摆设。能在10多天内完成任务,离不开村民们的支持。
根据省公司定点扶贫马边县实施方案,扶贫内容包括8个方面:一是理顺马边电网管理体制,加快对马边县电力公司的股份制改造,规范马边电力市场秩序。此外,扶贫工作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以电力扶贫为主,伴以川电留守学生之家、川电希望小学希望工程建设、党员结对帮扶、重点帮扶村等扶贫项目,把省电力公司系统党团组织的温暖送到边远山区学生群众的心坎上。
工程由四川电力超高压建设管理公司负责建设管理,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设计,四川电力监理公司负责监理,乐山电业局承担运行。静云至桥沟二线线路工程。盼电望电马边亟待打破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马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小凉山区,幅员面积2461平方公里。因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马边彝族自治县仍有部分偏远山区的群众特别是深山彝寨中的少数民族同胞未能用上电。
由于山势陡峭、路险沟深,抬杆过程中随时都有连人带杆滑到沟底的危险。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在马边的崇山峻岭间展开,为山区群众点亮了希望的灯盏,为马边电源汇集输出、电量交换和磷电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电网支撑平台。小花的愿望简单而纯朴。在海拔1200多米的磨子坪点的施工过程中,第一根电杆抬上山的经历给所有参加建设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春林村改造工程施工队队长李春林说道。有电,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是对这个位于大凉山深处的彝族小山村来说,却是一个一直没有实现的梦想。
随着定点扶贫马边彝族自治县方案安排的项目的逐步实施完工,升级电网将搭建优势转换平台,马边这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将在较短时期内加快24.8亿吨磷矿和56万千瓦水能和富集的农产品资源的开发步伐,提升大山区老百姓生产生活水平。八是着手建立川电希望小学和留守学生之家。
深山沟谷中、蜿蜒曲折的山道上留下了建设者们串串深深的足迹。由于历史和地理等诸多原因,该地区电网建设滞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因电网结构薄弱,无110千伏网架支撑,导致马边磷电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去年5月,正是马边彝族自治县荞麦花开的季节,朴素的花朵在暮色中随风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其中,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总投资4771万元,解决全县1681户无电户的通电问题。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扛起上千斤的电杆和铝线的同时,也扛起了山区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片希望与梦想。
马边县电力公司股份改造于2007年7月启动,2007年12月省电力公司控股马边电力公司,2008年3月县电力公司股份制改造工作全面完成。电通了,灯亮了,座座寂静的山村、彝寨迎来了现代文明的光芒,凝望着明亮的灯光,看着亮堂堂的家,山里人的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淳朴的人们端出醇香的米酒向电力工作者们表达着发自内心的真挚谢意,用串串响亮的鞭炮迎接着光明的到来。
小花点亮身边的小煤油灯,火苗在风中来回摆动,发出微弱的光。现在好了,用电质量提高了,啥时候用都行,这为我们今后搞好生产、发展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公司着力发挥电力行业优势,突出电力产业扶持,以电力扶贫为重点、希望工程相结合的扶贫项目,实施定点扶贫八项工程,有效地把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相结合,加快马边电网建设步伐,规范马边电力市场秩序,发挥水电资源的最大效益,促进马边磷电一体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民族边远地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那段时间,队员们不顾天气寒冷,加班加点地工作……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让村民们早一天用上优质的电。
用上了方便的电,村民们不会忘记送电的人。无电户们盼电、望电、想电,渴望着由电带来的光明生活。到目前,该工程线路、变电施工工程量已经完成约80%。以前,我们这里没有电也没有路,因为家里穷,阿爸出去打工了,很少回来。
220千伏天宫庙输变电工程包括:天宫庙220千伏变电站工程。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夜色更深,那若隐若现的山间小路上,依旧没有小花阿爸熟悉的身影。
在第一天的运杆过程中,一根长10米、重达1200多斤的电杆在20多名壮劳力的拖拉拽带下艰难地向前行进了约200米,施工人员们的手脚磨破了,肩上也压出了道道血痕,可没有一人叫一声苦、道一声累。电杆运送也是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运杆的过程中往往要辗转二、三次。
首先材料的搬运成了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今年荞麦的收成很好,通了电,村子里有的人家买了电磨,以后再也不会将麦子背到山下去打了。
在接下来的物资运送过程中,大家不断总结经验,硬是将一根根电杆、一圈圈铝线等工程物资扛到了施工点上。此计划将于2010年3月底全面完成,彻底消灭全县无电户。可就在这美丽如世外桃源的地方,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苏坝乡胜利村越胜3组彝族同胞娄俄阿根一家和他的邻居们却还过着秉烛照明的无电生活。天宫庙输变电工程的建成投运,将搭建起马边骨干电网的龙脉,实现马边电网与省网的强联接,为马边电源汇集输出、电量交换和磷电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平台。
过去的10个月,广大电力干部员工以不畏艰险的拼搏精神,用满腔的热情和真诚为广大的山区群众架起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光明之路、幸福之路。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新增供区,2008年底,马边供电公司的测量人员走遍了全县的山寨村庄,了解还有无电户1681户,共计7405人。
三是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国家电网爱心希望小学教学楼及学生食堂主体工程已完成,计划于2010年寒假后交付使用。
经历了10个月的艰苦奋战,载至10月底,工程新建10千伏线路210公里、低压线路615公里,新增变压器160台,完成投资3633万元,解决了1234户的用电问题。110千伏烟峰输变电工程于今年9月底完成站址复审,目前进入设计招标阶段,可望在2010年4月动工建设。